之前遭人骂的出租车公司又成了“香饽饽”?
网约车曾被视为打工人赚外快的最佳选择,没有太高的门槛,有车就能跑,利用空闲时间赚钱,还有一些人直接成为一名专职的网约车司机,每天奔波在大街小巷拉客赚钱。
如今网约车越来越多,钱却越来越难赚,每天累死累活落不下几个钱,不想被平台算法压榨的网约车司机,纷纷转投出租车公司,不得不说时代变化太快。
网约车怪象:高流水低收入
网约车刚兴起时,一些入行早的网约车司机,还小赚了一把,如今随着网约车越来越多,平台算法越来越严苛,网约车司机快要坚持不下去了。
“每天看着流水很高,但能落在自己手里的钱却很少,有时候甚至还跑得多亏得多。”这是很多网约车司机,对平台算法的吐槽。
表面上看,从早到晚跑下来,一天能有三四百的流水,如果跑的时间长一点,甚至可能会达到五六百。
每天虽然流水很高,但这几乎都是过路财神,最后能落在网约车司机手里的根本没多少,平台抽成拿走30%,再扣除油费、车损、分摊下来的保险等,几乎剩不下几个钱。
按照30%的抽成比例来算,一个20元的单子,平台拿走6块,司机到手只有14块,在扣除油费等其他乱七八糟的费用,最后剩下的钱可能还不如送外卖赚得多。
网约车平台最初喊着“灵活赚钱”的口号,吸引司机加入平台,现在来看这所谓的“灵活赚钱”就是24小时待命。
最开始网约车宣称自由接单,但一旦踏入这个行业变成工作之后,就彻底失去了这份“自由”。宣传的“高收入”,也不过是先把平台喂饱,司机勉强喝口剩汤。
司机每天累死累活,跑到腰肌劳损颈肩疼痛,最后发现也不过是给资本打工而已,自己跑得越努力,平台赚得越多,自己到手的钱未必能和付出成正比。
网约车司机逐渐发现,就算自己再努力,也逃不出平台算法的五指山,网约车平台通过强大的算法系统,把司机变成一只只工蚁,每天累死累活地干,也跨不过系统设定的收入上限。
网约车平台疯狂烧钱抢客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,当行业内只剩下几家头部企业的时候,大家想的是如何赚钱。
想要赚钱,网约车司机就成了被收割的韭菜,各种各样的算法加持下,网约车司机想多赚钱就变得越来越难。
此处不留爷,爷去跑出租
很多网约车司机也逐渐想明白了,与其成为平台算法的努力,每天累死累活给资本打工,不如回归最初的本真,此处不留爷,爷去跑出租。
于是,很多网约车司机集体“暴动”,纷纷跳出网约车这个圈子,转投出租车公司,真可谓是风水轮流转,当年人人喊打的出租车公司,如今又成了“香饽饽”。
虽然每个月也要向出租车公司交份子钱,但不用当平台算法的奴隶,每天被逼着抢单,想休息都休息不成,一不小心收到差评,相当于好几个单子白跑了。
曾经“差评”犹如一把利剑,时刻悬在网约车司机的头顶,一旦达不到乘客满意,对方在手机上随手一点,一个“差评”就送上门。
开了出租车,虽然也有相应的投诉渠道,但想通过这个渠道投诉,操作步骤比较繁琐,一般没什么大问题的情况下,没有乘客愿意去费这个事。
这一点就让曾经的网约车司机轻松不少,更重要的是,开出租车相当于正规军,再也不用担心被围追堵截。
曾经有一段时间,网约车大规模出现之时,很多出租车眼看着乘客被网约车抢走,相互串联起来对网约车围追堵截。
在很多城市,都出现过出租车围堵网约车的事件,一旦遇到这种事,网约车司机免不了要提心吊胆。虽然后来这样的事情少了,但网约车赚钱少了也不好干了。
另外,当初在网约车平台大力招募司机时,出租车公司也受到巨大冲击。为了留住司机保住基本盘,一些出租车公司也推出“保底收入”、“接单奖励”等,提升司机的收入。
以前马爸爸说“银行不做出改变,我们就改变银行”。网络平台的力量是强大的,降维打击传统行业,出租车公司也在这样的压力下,不得不“卷”起来。
只是当初的“屠龙少年”最终成了恶龙,网约车平台站稳脚跟后,对司机的压榨力度比以往更甚,这才导致网约车司机大批出逃,回到出租车公司找活路。
果然是“天道好轮回,苍天饶过谁”,当初有多鄙视出租车公司,如今脸就打得有多响,不过赚钱嘛,丢点脸也不砢碜。
旧瓶装新酒,套路得人心
网约车与出租车的暗战,如今是愈演愈烈,众多司机出逃,网约车平台自然不会坐以待毙,毕竟赚钱的牛马都跑了,平台背后的资本还如何收割?
为了留住老司机,吸纳新司机,网约车平台也玩起了套路,自己有车能跑,自己没有车也可以跑,只要成为网约车司机,月入过万很轻松。
“月入过万”不是随意编的,而是网约车服务公司在网上打出来的招聘广告。“直聘网约车司机,月薪8500-10000元,公司配车不租不买。”
一旦相信了招聘广告的说辞,约好时间前去面试,面试官的说辞会让求职者更心动,平台直招的自营司机,无需司机抢单,平台会自行派单,入职后交一笔“保证金”就可以上岗,公司提供车辆。
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,总感觉和电信诈骗的套路很相似。先交3000元保证金,就可以投入运营,剩下的1000元保证金,从每周的订单流水里扣除。
至于薪资待遇方面,每个月跑够9000元流水,司机就可以拿到5100元/月的保底工资,还有1500元左右的奖励。流水超过9000的部分,全部归司机所有。
每天跑10~12小时,流水可以达到四五百元,每月算下来在1.2万-1.5万之间。这样的话每个月工资就能达到万元以上。
大饼画得很好,但要实现却不容易。一位资深网约车表示,早晨六点半出门一直干到半夜12点,除去吃饭和强制休息的时间,一天在线十四五个小时,高峰时可能达到16小时。
如此高强度的跑法,每个月的流水只维持在一万三四千元,扣除网约车公司的流水分成、车辆充电费用等,每个月到手能有八九千元 。
半夜12点下线,再用一个来小时给车充电,回家休息时基本已经凌晨一点多,天天这样熬,身体根本吃不消。
网约车公司新的分成方式,按照9000元流水只能拿5100元工资来算,这样的分成比例已经超过40%,至于1500元的奖励,基本没有司机能完成。
和以前的网约车平台相比,抽成比例更高,妥妥的换汤不换药,变着法地压榨网约车司机。从平台到公司,管理司机的主体变了,但压榨的套路一如既往。
司机权益如何保障?
网约车司机租车的过程中,也是乱象频出。本来想应聘网约车司机,结果却莫名其妙签下了租车协议,就算不再干网约车司机,协议也很难作废。
因为协议中约定了高额的违约金,防的就是应聘者提前退租的问题,赚不到司机跑单的钱,租车的钱可一点都不能少。
而在签协议的时候,求职者往往在招聘方催促下,根本没太多时间仔细看合同,再加上对方宣传的零租金用车,很多人不明就里地签了合同。
网约车平台及服务公司的乱象亟需整治,不过目前并没有国家层面的专门法规对此约束,主要依靠市场自发调节,最多也就是一些城市出台不具备约束能力的文件等。
西安就是一个先行者,针对网约车服务公司合同欺诈、虚假宣传问题,发布《西安市网约车经营风险提示》,公开其中侵害司机权益的风险和行为。
在提示之外,当地出租车管理处也提出了六条避坑措施,号召司机应聘前深入了解行业营收情况,谨慎选择网约车平台和租车公司,对租车合同多加关注等。
虽然提醒的出发点是好的,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,想要落地的难度非常大,毕竟网约车司机面对的是平台算法,还有专业人士拟定的合同,想要不被坑难度确实有点大。
针对这种情况,最主要还是依靠政府部门通力合作,加大对网约车平台和服务公司的管理力度,制定相应的规则保障司机的合法权益,维护行业稳定并推动其更好发展。
金色配资门户网,万生优配,股票配资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