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原创/ 艾灸名媛课堂 任药师秋天常灸四花穴:一阳一阴,一气一血,补益虚损、滋阴除烦!
图片
“四花穴”原出于唐朝崔知悌《骨蒸病灸方》,指背部膈俞胆俞左右两侧共四穴位,古代在配合灸法使用调理时,多使用直接灸, 四穴同吋灸, 四处同时起火,宛如四朵灿烂红花,故名四花——怕烫用温和灸也是同样有效的。黄展鸿等医家认为四花穴作为经典的配穴,胆俞疏调肝气,通调一身之气,配以膈俞,养血活血,气血并治。同时,胆俞主气属阳,膈俞主血属阴,一阳一阴,一气一血,相辅相成,相互为用,调气和血,从而调整阴阳。
图片
由于四花穴是膈俞与胆俞两穴的合称,均属背俞穴,背俞穴乃五脏六腑之精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,是调节脏腑功能、振奋人体正气之要穴,具有扶正补虚、调节脏腑机能,偏于调理相应脏腑的慢性虚弱病症等特点。俗话说:一夏无病,入秋三分虚!能够补益虚损、滋阴除烦的四花穴,非常适合燥热的末伏以及初秋!咳嗽气喘、阴虚潮热、坐骨神经痛、消化不良都能有效改善!膈俞穴:人体自带血仓,有4大神奇作用!
图片
女人经常灸膈俞穴,相当于将当归、阿胶的作用合二为一,既活血又养血,相当于女人的血仓!为什么这样说呢?膈俞穴位于心俞、肝俞之间,又近脾脏,而心主血,脾生血、统血,肝藏血,灸膈俞穴时能量可以辐射到心肝脾,发挥活血控血、补血养血的作用,效果约等于吃当归和阿胶。1、补血养血:通调月经、改善贫血引起的各种问题!
图片
前面说到,膈俞穴是膈膜中气血外输的通道,其实还是八会穴中的“血会穴”,动脉血管贯膈下行、静脉血管贯膈上行,可见膈俞乃血液聚会的交通枢纽,堪称人体的血仓,是调理各种血症的核心穴位!女性常见的经血量少、色淡、推迟或闭经,以及贫血,头晕眼花、心悸、失眠多梦、舌淡苔白,都可能和血虚不能濡养脏腑经络有关,可通过艾灸膈俞穴来改善。气血足了,阴血亏虚导致的潮热、盗汗、更年期综合征,也能得到改善。膈俞穴配大椎、胃俞、血海、足三里,就能辅助调理贫血,在这个基础上再兼顾八髎穴、中极、归来、三阴交、太溪、太冲,就能改进月经不调、姨妈量少、推迟、闭经、色淡的问题。2、滋养肌肤:提亮肌肤,改善瘙痒、荨麻疹、痤疮!
图片
血虚时间长了,那么精血不就能濡养肌肤,导致面色寡白/萎黄,口唇、爪甲色淡、瘙痒、过敏...反之,气血足了,各种皮肤问题都能得高改善。比如面无血色的人经常按揉、艾灸膈俞,用不了多久脸色就会变红润!比如春天高发的荨麻疹、浑身瘙痒,是风邪侵袭肌肤所导致,而调理常常是以“治风先治血、血行风自灭”为原则,膈俞穴是调理血证的要穴,有行血活血的作用,故而灸它可以止痒。再比如,痤疮(青春痘)诱因虽然很多,但脏腑积热不能外泄是它的根本原因。而膈俞穴可以泄掉血里的邪热、清热活血,在膈俞穴上刺络放血、或刮痧,可起到宣泄脏腑积热的作用,与曲池穴清热止痒的作用类似。同理,风疹、顽固性皮肤过敏、各种皮肤瘙痒,都可以通过膈俞穴调理。请记住,一切皮肤问题的通用配穴是:阿是穴、膈俞、曲池、血海穴,艾草精油刮痧+艾灸,泄血热、止痒效果上佳!严重的还可以配刺络放血,需要专业人员操作。3、活血化瘀:改善各种包块、痛症、瘀斑!
图片
瘀的意思,就是气血堵车了,就容易积聚成包块、瘀斑,产生各种囊肿、肿瘤、面色晦暗,皮肤瘀斑、眼圈、鼻和嘴唇紫暗,舌上有红色或青紫色的瘀点...并且中医还讲,不通则痛,血瘀在哪,痛就在哪!瘀血阻滞在心胸部位,就会出现心胸刺痛;瘀血阻滞在中焦脾胃,胃痛腹痛;瘀血阻滞在下焦,少腹部会拘急疼痛;瘀血阻滞在女性胞宫,痛经难忍!瘀血阻滞在背部,就敷背痛、麻木、脊柱屈伸受限。膈俞穴是膈在后背的气血汇注点,活血化瘀效果强,以上问题都能在就医的同时,通过艾灸、按摩膈俞穴位得到辅助调理、改善。4、疏通隔膜:改善各种胸腔、消化系统问题!
图片
说了这么久,那么膈俞穴到底在哪里呢?它在背部第七胸椎棘突,正中线旁开1.5寸处(2横指宽),里面对内应着横膈,找到位置、点拨会有点酸痛。因为膈俞是膈的一个反射点,膈的异常会引起呕吐、呃逆、反酸等反应,并且食道也从膈肌穿过,所以膈俞可以用于调理食道、消化系统问题:胃痛、呕吐、呃逆、反酸、食不下等问题。此外,膈俞穴还能宽胸理气,灸了膈俞之后,横隔膜会有舒展的反应,对于气喘、咳嗽、咯血、喉痹,都有改善作用。胆俞:肝胆毛病、各种消化问题,都可以找它!
图片
《孔穴命名的浅说》:“胆俞,有主治胆病之义”。它在背部,当第10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快速取穴: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,往下推3个椎体,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就是胆俞穴。胆俞穴作为胆的背俞穴,也就是胆在背部窗口,它具有清泻肝胆、理气解郁,外散胆腑之热的作用,因为胆腑的阳热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。主调:①肝胆病症:口干、口苦、呕吐,黄疸、胁痛、胆囊炎、胆结石等②其他病症:肺痨、潮热、饮食不下,腋下肿痛等。此外,现代研究显示,胆俞穴不仅可以调理肝胆毛病、胃病等还可以调理血管性头痛。因为,血管性头痛的疼痛部位为胆经循行之处,因此针刺胆俞穴可有良好的效果。也说明了病邪已由胆经传入胆腑,而胆俞是胆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,加刺胆俞穴,一并将胆腑的邪气祛除而得以痊愈。膈俞+胆俞合用,组成四花穴, 效果更加强大!
图片
膈俞穴是八会穴之血会,属阴,具有行气活血、宽胸的作用,胆俞穴可升清降浊,舒肝利胆。两者一阴一阳,一气一血,可以相互作用,能补益虚损以及滋阴除烦,非常适合燥热的末伏以及初秋。四花穴,传统多用于调理虚弱、羸瘦,能改善肺气肿、肺结核、喘息性支气管炎以及支气管炎等问题。针灸四花穴,还能调理骨蒸潮热、坐骨神经痛、消化不良以及各种精神问题。
图片
现代四花穴疗法, 由于引入不同的疗法,其具体所治问题包括神经系统(坐骨神经痛、抑郁症、脑卒中后抑郁、广泛性焦虑障碍)血液系统(肺癌化疗后毒性反应、肺癌化疗后人体细胞因子 CSF、TNF、IL-2 的水平改变、高黏血症等),内分泌系统(妇女绝经期后潮热、痤疮),呼吸系统(百日咳)及消化系统(呃逆)等不同的毛病,再非局限于调理骨蒸病。四花穴疏通方法:1、灸法:用艾炷灸3~7壮(麦粒灸\隔姜灸),也可艾条悬灸或艾灸盒,温和灸15~30分钟。也可针刺,需专业人员操作。
图片
2、按摩:用拇指对该穴位进行按揉,力度应缓和适中,每次按揉的时间持续3~5分钟,每天可以按揉2~3次,涂抹艾草精油后操作更佳。
图片
3、刮痧采用面刮法,膈俞穴、胆俞、涂抹艾草精油后,手持刮痧板,将刮痧板的一半长边或整个长边接触皮肤,刮痧板向刮拭方向倾斜30~60°,自上而下或从内到外均匀地向同一方向直线刮拭,不要来回刮。
图片
每次1~3分钟,隔天1次。刮痧时用力要均匀,力度由轻到重,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度,这个方法,活血化瘀、泄热排毒、行气止痛的效果突出。要提醒灸友们的是,秋天风邪大,刮痧时应闭风,注意保暖;出痧后饮热水,并适当休息;出痧后24小时内忌洗浴;不要刻意追求出痧。四花穴案例参考
图片
1、骨蒸潮热骨蒸潮热多为阴虚火旺,阴液亏虚,不能制阳,阳气偏亢,午后卫阳渐于入里,夜间卫阳行于里,使体内偏亢的阳气更加亢胜而生内热。朱氏等选用“四花穴”麦粒灸调理妇女绝经后潮热症状,每穴 5-10 壮,每穴灸至病人皮肤潮红为止,总有效率为 90%。2、坐骨神经痛王玉明等采用长针透刺调理303例门诊随机收治病例“四花”穴调理坐骨神经痛,总有效率为 98.3%,这个需要专业人员操作,不能自己操作。声明:本文来自艾灸名媛课堂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金色配资门户网,万生优配,股票配资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